13 的話
這期的 13 報特別值得紀念,因為收到有史以來第一次的贊助!🎉贊助商是我很愛用的 Proxyman,應該也是很多開發者愛用的工具。
雖然週報已經寫了 200 多期,但是在看到 Proxyman 的這則推文以前,我其實從來沒有想過要在電子報放贊助廣告。主要還是因為當時已經有正職工作,週報只是興趣。
但是目前我的「白天主要工作」就是 iOS 開發的內容寫作。雖然寫的內容是中文,試試又何妨呢?所以我就鼓起勇氣跟他們聯絡,最後也和創辦人 Noah 順利談成了這次的合作。
我最高興的還是受到了自己愛用的軟體的支持,也很高興看到 Proxyman 從獨立開發時期成長到成為能夠贊助支持開發者社群的公司。
13 於 2025/04/14
🧑🚀Proxyman 其實是 Proxy Manager
Proxyman 是一款 macOS 原生體驗的 HTTP Debug Proxy。我已經用了好多年,最喜歡的部分就是可以很輕鬆地完成 iOS 實機或 Simulator 的設定步驟,根本是專門為 iOS 開發者打造的工具。
相信很多讀者跟我一樣,早就是 Proxyman 的愛用者。但是你知道嗎?Proxyman 這個名稱,其實不是 Proxy man,而是 Proxy manager。我也是看了創辦人 Noah 的推文才知道的。
雖然我沒有特別問他有沒有什麼新功能想介紹,但是我一直有在 follow 他的推文。所以有一點我想跟讀者說,如果你任職的公司規模較大、對資安比較講究,正在考慮採購類似工具的話,Proxyman 完全值得考慮。因為他們最近通過 SOC-2 Type 2 認證,等於是正式具備服務企業級客戶的資安能力了。
🐤try! Swift Tokyo 2025 參加心得與演講影片
我前幾天在東京參加為期三天的 try! Swift Tokyo。這是 try! Swift Tokyo 的十週年,卻是我第一次參加。
一場技術研討會,不管是舉辦還是參加,都非常不容易。2020 年曾經有一大群台灣人想要去 try! Swift Tokyo,但是因為疫情臨時取消。印象中,當時的嚴重程度是連絕大部分航空公司都退款。try! Swift Tokyo 也停辦實體好幾年。
而這次的活動當中台灣的參加者不少。不僅有一位台灣講者,每天我們都可以「捕捉」到更多台灣的參加者,甚至有一位是閉幕時才聯絡上我的老朋友。最後我懶得數了,總共加起來應該有 20 人吧。再加上一些中、港的開發者朋友。我有一系列推文放了合照。
這次 try! Swift Tokyo 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實在不少。
他們的 iOS app 是開源的,而且還是用 SwiftUI + TCA 這套我很熟悉的方案寫的。我還沒有空仔細看,但是應該會讀得津津有味。
App 內有個功能是即時顯示翻譯,用的是 Flitto 這家公司的解決方案。效果非常優秀,是完全實用的等級。反應迅速、技術名詞正確性極高,辨識日文與英文母語講者當然沒問題,而世界各地來的講者會有各種口音的英文,也都能正確辨識。然後使用者可以選擇自己的語言來看翻譯的結果。我不知道要花多少錢,但是如果要辦國際的軟體技術研討會的話,是很棒的選擇。至少從我的實際體驗來看是如此。
然後,你相信嗎?週五才結束研討會,週六就開始放出演講影片了。到我寫這篇週報的時候,已經有 2/3 的影片上架完畢,都在這個播放清單了:
雖然我以前常常說,去參加研討會時我更喜歡在外面聊天、不一定會進去聽講。但是這次的演講陣容非常堅強,甚至沒有一場我聽完以後會覺得不值得聽的。所以我就不特別挑選推薦了,請你自己點進播放清單看看有沒有感興趣的吧!
演講的場次安排也頗有它的道理,是長、短交錯進行,然後會有至少 30 分鐘的休息時間,所以也不怕萬一演講有超時。總共加起來有 2 天半的時間,可以說是非常飽足。
這次 try! Swift Tokyo 整體都很舒服,剛好天氣超完美,旁邊還有可以超滿足的賞櫻地點。唯一我不習慣的地方,是會眾們太安靜了,尤其是英文演講。有人在演講時,安靜是好事。不過有好多次,當講者講到精彩的地方、或是一聽就知道是故意安排的爆點,我都想拍手叫好,但會眾完全沒有什麼反應,實在是滿可惜的。後來我就乾脆開始主動當起了「氣氛組」,覺得該給掌聲的地方就給掌聲。
這現象背後的理由應該是跟語言有關。雖然即時翻譯已經很快,但是畢竟還是有時間差。我在想如果我是主辦單位,能否做點什麼來強化台上台下的互動,讓講者講得更起勁呢?(我也當過講者,台下的反應真的對於演講有很大的影響)也許可以安排一些反應比較快的工作人員協助帶動氣氛?
至於其他比較小的事情,像是舉辦地點在立川而不在都心,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比較遠,不過我從我住的地方大概只需要 50 分鐘車程(這對於東京上班族來說很正常)。
以及場地非常大,但空間使用的定位上,感覺更適合表演而不是研討會。覺得演講廳外可以多設立一些座位,讓會眾可以使用電腦、一起討論交流。不過我參與過 iPlayground 這樣的研討會籌辦,所以知道場地的限制通常是最困難的,並不覺得有太大的問題。
總而言之,try! Swift Tokyo 是很棒的國際研討會,我強烈推薦讀者明年去參加。
通常在週報我只會報導消息,而不會寫這麼長的個人心得。但是因為現在週報有英文版了,我想主辦單位搞不好有機會讀到,所以就乾脆當作參加心得來寫了。主辦團隊辛苦了!
🤔延伸心得:台灣的 iOS 研討會規模
我也希望台灣的 iOS 研討會也能夠有國際化的籌辦模式──邀請許多厲害的國際講者、租借更大的場地與各項設施。
這勢必會讓票價大幅上升(年初我去參加 iOS Conf SG,早鳥票大概是 $6,300 台幣。這次去 try! Swift Tokyo 買的是一般票,大概是 $5,600 台幣。而 iPlayground 最高的一般票價應該是 2019 年的 $2,500 台幣)。
這會是一個很大的挑戰,但並非不可能。因為我在國際研討會,跟外國人聊起自己來自台灣,他們都對於去台灣參加活動很有興趣。
那麼台灣本地的開發者對於研討會有怎樣的追求呢?我不是說主辦單位,而是參加者。不妨問問自己,如果要在台灣參加一場 5、6,000 台幣的 iOS 研討會,會有什麼期待、想要看到什麼樣的講者陣容?社群需要反映這樣的期待,才能支撐起舉辦活動的人的信心。
如果你心中缺乏比較基準而沒有答案,人又在亞洲地區的話,我是真心推薦你安排一下,去參加明年的 iOS Conf SG 或 try! Swift Tokyo 。
🧩try! Swift 名牌設計巧思
請看看連結上的這張照片。
歷年 try! Swift Tokyo 的名牌可以由右到左拼成完整圖案,從 2017 到 2025(跳過疫情中斷的 2020~2023),代表主辦單位有持續、深遠的設計願景。
也許是我想太多了,但是這不禁讓我聯想到日本一些「幾百年老店」的故事。科技一直在變化,但是優秀的設計元素可以延續多年,我是真心佩服。
另一方面也覺得這簡直是逼死蒐集強迫症要每年都來參加嘛!
然後我個人也超愛 try! Swift Tokyo 的吉祥物小雞。太可愛了啦!
🧪Apple Releases & News
從 Release Notes 來看,都是 bug fixes,而且數量極少。
‼️4/24 開始 App Store 要求 Xcode 16
上個月 220 期報導過了。死線將近,再次提醒。請把握時間升級成 Xcode 16。
🧱SwiftWasm 宣布支援 Swift 6.1
這是 Swift 跨平台的新里程碑。
SwiftWasm 正式支援 Swift 6.1,代表你可以用最新的 Swift 特性開發 WebAssembly 應用。根據說明,這是首次使用官方 Swift 全套元件(包括 compiler、stdlib、Foundation 等),而不採用任何自訂 patch 的穩定版本。
你還可以用最新的 swiftly 工具來安裝。
Fatbobman (肘子哥)也寫了一篇文章介紹如何實作。
🕳️macOS 15.4 將內建 rsync 升級,部分工具鏈受影響
macOS 15.4 有將內建的 rsync 升級為自行修改的版本,所以有些行為會受到影響。比如有 ._
開頭的檔案,在 Flutter app 上傳至 App Store Connect 的過程中就有可能遇到問題。
🕶️Apple 推出 Immersive Video Utility for Mac 與 visionOS
協助製作沉浸式空間影片的新工具。這種影片並不是手機拍攝的空間影片。
🛋️Apple Developer News 刊登 Rooms App 專訪
Apple 官方報導 Apple Design Awards 得獎者 Rooms 的開發者採訪。
Rooms 究竟是 app 還是遊戲?亦或兩者皆是?連開發者自己也無法用一句話來形容。
我的感受是,它長得實在太酷炫了,以至於我其實不太在意它是什麼了。
🤖據報導 Apple 準備支援外部開源 AI 模型
Apple Intelligence 之前只能使用 Apple 自家的模型。而根據 The Information 的報導,Apple 內部管理層已經開放在本地裝置使用第三方的 AI 開源模型。
就讓我們繼續密切觀察。
📱ChatGPT 跑在 iPhone 3GS 上?
ChatGPT for Legacy iOS 是一個能夠支援 iOS 6、iPhone 3GS 上運作的 ChatGPT client app。開源專案在此。
這件事的難度不小吧,因為有很多東西在那麼古老的 iOS 版本上,並不存在。
而這位開發者 @bag_xml 據說只有 17 歲。
App 的官網也很 iOS 6 風格。整件事都太有趣了。
📣徵才/求職/接案專區
如果你有 iOS 開發相關職缺或是求職履歷想要刊登在開發者週報,請見關於。
這期的 13 報就到這裡了。歡迎按喜歡❤️、留言💬、回信✉️與我交流喔。
再次感謝 Proxyman 贊助這期的 Apple 開發者週報🙏
如果你也想要贊助,請參考這個頁面。
也歡迎加入 iOS Developer+ 會員,獲取更多獨家的進階 iOS 知識與經驗分享。
如果想要單次捐助本報的話,可以透過 Buy Me a Coffee 買幾顆蘋果給我🍎,謝謝。